创新药行业的日子不好过,“卖水人”CXO企业或许不能置身事外。

日前,药明生物(2269.HK)下调业绩预期后,引发了整个CX0板块的股价大跳水。

CXO行业的业绩挑战或正在来临。

目前IPO审核程序中亦有不少CXO企业处于问询阶段,行业的变化是否会给这些企业的IPO之路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正受到关注。

申报科创板IPO的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澎立生物”)正是其中之一,目前已完成首轮问询,其主要为全球的创新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临床前的药效学研究评价等服务。

报告期内,澎立生物的业绩规模较为有限。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3季度收入分别为1.11亿元、1.93亿元和1.80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0.37亿元和0.40亿元。

此番IPO,澎立生物拟发行不超过1.25亿股、募集6.01亿元,投向“金桥临床前研发服务产业基地项目”、“创新研发平台项目”、“张江临床前服务产业基地技术改造提升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行业寒冬之下,澎立生物的业绩将如何演绎对其此次IPO来说也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实验猴”价格暴涨之际,澎立生物曾经大肆采购实验猴,2022年前三季度采购单价可达到13.78万元/只,较2021年5万元/只左右的采购单价出现了较大的涨幅。

但如今伴随着实验猴价格已有所回落后,这些重金采购的实验猴或许正在给澎立生物带来一定的业绩风险。

CXO的逆行者

行业老大“吃不到肉”,小弟是否有望“喝汤”,已是摆在CXO企业面前共同的挑战。

12月4日,药明生物宣布全年收入增速展望从30%下调至10%。

“整个CXO行业下行周期是从2021年第三季度就开始了,前期我们仍处在高增长状态,直到今年才感受到行业寒冬。我们的失误在于,低估了行业的调整程度。”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公开表示。

“卖水人”亦无法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寒冬中独善其身。

但正在冲刺科创板的拟IPO企业澎立生物却是行业的“逆行者”。

作为一家主要聚焦药物/医疗器械临床前CRO环节的企业,澎立生物2023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38亿元,同比增长了73.87%。

申报材料显示,澎立生物将美迪西(688202.SH)、昭衍新药(603127.SH)、药明康德(603259.SH)等共计5家公司列为可比公司,这5家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速的平均值仅为11.37%,低于澎立生物62.5个百分点。

澎立生物将如此惊人的增速归因于去年的基数较低有关。

“2023年1-6月收入同比增长率较高,主要系受2022年4-6月上海地区居家办公影响,2022年上半年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基数较小所致。”澎立生物解释称。

按照澎立生物的这一解释,其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或并不是常态,下半年增速的演绎或许才是真正的挑战。

事实上,澎立生物不只是业绩增速异于同行,就连人均创收程度也几乎是行业天花板的存在。

由于澎立生物仅披露了2019年至2021年的3个完整会计年度数据,信风(ID:TradeWind01)以该期限计算其人均创收程度。(人均创收金额=总收入/员工总数)

2019年至2021年,澎立生物的人均创收金额分别为61.65万元、67.71万元和71.74万元,分别高于美迪西、昭衍新药等共计5家可比公司同期均值21.57%、21.74%和20.23%。

具体来看,除了2020年,澎立生物的人均创收水平在可比公司中均处于最高水平。

但在生物医药高技术水平的要求下,若仅从人员学历来看,澎立生物的员工学历基本是本科、大专。

截至2022年9月,澎立生物的本科、大专及以下人数分别为109、154,占比合计接近8成。

这或许不是行业常态。例如截至2022年末,可比公司美迪西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79.50%。

远高于行业的人均创收水平竞争优势源自何处,或许是对澎立生物业绩增速之外的另一大拷问。

事实上,上交所对于澎立生物的收入真实性问题予以了关注,要求中介机构对收入真实性发表明确意见。

“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说明发函、回函的金额及占比,未回函、回函不符的原因、金额及占比,对未回函客户所采取的替代程序,对回函不符情况的调整过程,并对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发表明确意见。”上交所指出。

根据中介机构的核查数据,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回函金额占收入的比例在7成至8成之间,而回函不符金额的情况基本是发票入账时间性差异所造成。

这是否可以打消监管层的疑虑,或许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囤鼠”到“囤猴”

澎立生物的收入可以分成药物临床前CRO、医疗器械临床前CRO和实验动物销售三大板块。

其中,聚焦药效学研究服务的药物临床前CRO业务系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2022年前3季度分别创收1.31亿元、1.15亿元,占比分别为68.91%和65.05%。

相比之下,实验动物销售业务占比有限,2021年、2022年前3季度分别实现0.08亿元、0.15亿元,占比分别为4.24%、8.46%。

澎立生物的实验动物销售业务系收购得到。

2021年9月,澎立生物斥资0.70亿元收购拥有各类可供大小鼠的上海吉辉实验动物饲养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吉辉”),实验鼠可自用、外销。

对于此次收购的目的,澎立生物称是为了从事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以及实验模型的保密。

“发行人收购上海吉辉后,依托其硬件设施、专业团队以及行业经验等,能够持续繁育特定品系或定制化动物模型,同时从事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有利于公司所用实验动物品系拓展及定制化模型保密性。”澎立生物解释称。

但收购完成后,澎立生物向上海吉辉采购实验鼠的金额有限。2022年、2023年上半年采购额金额分别为178.90万元、95.40万元。

对此,澎立生物称上海吉辉目前尚未能提供其所需要的实验用鼠品系。

事实上,澎立生物更想做的生意或许是“卖鼠”。

站在澎立生物2021年收购的时点上去看,“卖实验鼠”确实是一门好生意。

2021年6月,实验鼠公司药康生物(688046.SH)申请科创板IPO时,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基因敲除小鼠、免疫缺陷小鼠、人源化小鼠和疾病小鼠的销售单价分别可达到1.17万元/只、172.34元/只、1623.50元/只、320.54元/只。

2020年,药康生物的整体毛利率甚至高达70.33%。

但实验鼠的生意并不好做。

2022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实验鼠由于无法正常运输以及超期需要处置等原因,上海吉辉订单执行遇阻,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2022年收入、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05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25%、61.54%。

澎立生物的“囤鼠”生意显然也遭遇挑战。

但澎立生物没有放弃,这次改成了“囤猴”。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澎立生物的实验猴采购金额分别达到471.89万元、1024.90万元和2989.50万元,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采购金额同比增长了191.69%。

同期,实验猴采购单价分别达到2.30万元/只、5.51万元/只和13.78万元/只。

“主要因受国内实验用猴市场需求大幅增加,而进口受阻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用猴供需出现阶段性紧张,导致采购价格持续上涨。”澎立生物指出,“公司采取灵活的备货策略,综合考虑未来实验需求、市场供应及价格波动情况、资源储备计划等因素,在合理区间内对实验用猴进行备货。”

若是站在2022年时点去看待澎立生物的“囤猴”行为,或许会觉得这笔生意尚且合算——2022年,部分学术机构的实验猴采购价甚至达到19.40万元/只。

但如今实验猴的价格已经回落至10万元上下的价格,这对于“囤猴”的澎立生物来说或许是对业绩的拖累。

申报材料显示,澎立生物对涉及实验猴的药物研发项目报价时,实验猴的价格是报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据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介绍,实验猴可用于实验的时间窗口在3至5岁的两年时间左右,其时间窗口有限。

这都给澎立生物带来潜在的业绩风险。

事实上,目前部分公司已经吃到了“囤猴的苦”。

2023年上半年,昭衍新药因实验猴市价下跌导致公允价值损失,进而对其业绩产生冲击,归母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下滑了75.58%。

“本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生物资产因市价下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业绩产生了消极影响。”昭衍新药表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